11月理论学习:基于园、家、社“三位一体”开展幼儿园体验式劳动教育的路径研究

作者: 时间:2024-11-14 点击数:

     

20242025 学年第 学期

内容

基于园、家、社三位一体开展幼儿园体验式劳动教育的路径研究

时间

2024.11

形式

自主学习

园、家、社“三位一体”是一种凝聚三者教育力量的育人模式,能发挥不同教育主体优势,推动协同育人格局的构建。基于园、家、社“三位一体”开展幼儿园体验式劳动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区等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促进幼儿园教育提质增效幼儿园是体验式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帮助幼儿获取系统化、科学化、整体化劳动知识与技能上具有显著作用。

提升家庭教育整体水平家庭中的劳动教育是家庭生活的一环,是日常性劳动教育的重要方面,其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实现社区资源整合应用社区劳动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是组织生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幼儿劳动精神的品质上具有突出优势。

在深入研究基于园、家、社“三位一体”开展幼儿园体验式劳动教育的路径后,我深刻认识到这一教育模式对于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更是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

在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往往被边缘化,孩子们缺乏劳动实践的机会,导致他们难以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习惯。这不仅是教育的缺失,更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劳动教育的价值,并探索有效的实施路径。园、家、社三者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幼儿园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充分发挥其专业性和系统性优势;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摇篮,应积极参与和支持劳动教育;社区作为社会的缩影,应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平台。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记录人:郑烨

目前幼儿园实施体验式劳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园、家、社协同不充分部分幼儿园存在劳动教育弱化、淡化的问题,其在劳动教育设计实施中存在主体局限、场景单一等问题不注重争取家庭与社区的配合与支持,幼儿难以在多元场景中获取丰富的劳动体验,家庭与社会的劳动教育职责流于形式。

(二)幼儿主体地位不够突出部分教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考虑不充分,幼儿在体验式劳动教育中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不足;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幼儿在知识、个性、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关注相对不足。

(三)教师引导反馈效能不佳部分教师不注重推动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线上 + 线下”沟通模式的构建,难以对体验式劳动教育状况与进程进行指导与反馈。

园、家、社三者在劳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起点,其专业性、系统性以及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温馨港湾,其亲密的家庭关系和日常生活场景为劳动教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实践舞台;而社区,作为社会的缩影,其广阔的资源库和多样化的实践机会为劳动教育打开了无限可能的大门。这三者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幼儿劳动教育的完整生态。

记录人:黄莉莎

幼儿园在组织体验式劳动教育中,应促进劳动课程游戏化,围绕家务劳动知识与技能展开劳动教育,为幼儿劳动与卫生习惯的养成打好基础。第一,幼儿园要积极营造环境,通过环境布置、材料投放等形式创设真实生动的区域环境,并围绕扫地、叠衣服、擦桌子、收拾碗筷、垃圾分类等家务活动设置场景,激活幼儿参与体验式劳动的内在动能;第二,幼儿园要聚焦幼儿劳动体验,依托游戏、竞赛等形式组织劳动实践,促使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在劳动中获取家务知识与技能,获得丰富多样、趣味生动的家务劳动体验;第三,教师要注重对幼儿劳动活动进行激励引导,以增强幼儿进行家务劳动的信心。

就如我园打造的生态园”,让孩子们亲手种植蔬菜、喂养小动物,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而“巧妈妈”活动,则让家长与孩子一同动手制作美味的糕点,增进了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与成就感。此外,幼儿园还与社区紧密合作,组织孩子们参与社区服务、环保行动等公益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宝贵品质。这些都展示了“三位一体”劳动教育模式的独特魅力和显著成效。它不仅让孩子们在劳动中锻炼了身体、学会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这些品质将伴随他们一生,成为他们未来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记录人:朱涵

部分幼儿园未能够从系统化、整体化的视角出发统筹设计劳动教育活动,不注重争取家庭与社区的配合与支持,不利于协同育人格局的构建,影响了体验式劳动教育成效。

部分教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考虑不充分,幼儿在体验式劳动教育中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不足,无法切实体验劳动与美好生活的关系,难以在动手实践中获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另一方面,部分教师难以针对性解决幼儿不愿劳动、不会劳动、不能坚持劳动、不尊重劳动成果等问题,最终影响了劳动教育成效。

幼儿也难以获取必要的激励与反馈,劳动教育缺乏正确的导向,不利于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育人价值的充分发挥。

除了以上文章出提出的问题,在实施“三位一体”劳动教育时,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如何平衡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时间分配?如何确保劳动教育的安全与质量?如何评估劳动教育的效果并持续改进?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其实我们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能力;其次,我们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确保劳动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机制和评估体系,确保劳动教育的安全与质量;最后,我们还要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

记录人:张晓雯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