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究 |
时间 |
2024.9 |
形式 |
自主学习 |
内 容 提 要 |
教育环境作为幼儿劳动教育中的重要因素,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幼儿园要最大化利用幼儿园资源创设劳动环境。一方面在班级内给幼儿提供可以帮助其开展劳动活动的的用具与场景。另一方面,合理规划户外场地。我园户外活动场地比较大,我们开辟了种植园、饲养区。每个班认领一块“责任田”,从播种到收获让幼儿管理;饲养角区的小动物幼儿参与喂养。最后设立专门的劳动工坊。我们设置了“食育坊”、户外的“农家乐”游戏区,孩子在这里可以进行食材的加工等劳作活动。 |
学 习 感 想 |
活动室内增加了小厨房设施,提供了可以供幼儿进行操作的厨具,引导幼儿自己切水果等简单操作。创设了有利于幼儿劳动操作的自然角、木工坊等并添置一些劳动用具。在区域材料投放上遵循有利于幼儿劳动操作的原则,比如美工区投放毛线、小织布机等。 记录人:王雅平 |
内 容 提 要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园应“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幼儿的影响力是最大的。为了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老师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强化家园共育的效果。 |
学 习 感 想 |
通过家长会和专家讲座的方式向家长强调劳动教育的意义,以提高家长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和家长一起制订系统化的劳动教育计划,对于幼儿园要组织开展的劳动教育的内容及可能涉及的问题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为幼儿布置家庭劳动类的实践作业,比如,要求幼儿回到家中自己洗自己的袜子,打扫卫生、刷碗等,并督促孩子长时间的坚持,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记录人:朱涵 |
内 容 提 要 |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古诗《悯农》、绘本故事中的劳动英雄和劳动模范人物学习,通过树立榜样,让幼儿模仿学习,鼓励幼儿劳动,让幼儿明白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道理并养成尊重劳动成果的品德。其次通过开展“劳动最光荣”“我是自理小能手”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热情及兴趣,然后逐步建立劳动习惯。最后通过让幼儿园参与自然角、种植园的设计、规划,让幼儿自己去设计向要种植的品类和种植的方式等,激发幼儿参与的劳动的积极性。 |
学 习 感 想 |
小班幼儿以自我服务为主,增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如:自己穿脱衣服、吃饭喝水、上厕所自己取纸、自己整理玩具等。中班在自理的基础上过渡到为他人、集体服务,培养幼儿对他人的关心以及集体责任感,例如:早上入园为班级打扫卫生,午饭后帮老师擦桌子,倒垃圾等,加点环节切水果,区域活动后整理活动区的书籍和玩具,以及照顾幼儿园公共区域的树木花草等。 记录人:张晓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