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理论学习:学前儿童核心素养: 内涵、理论和指标体系

作者: 时间:2024-04-25 点击数:

     

20232024 学年第 学期

内容

学前儿童核心素养 、理和指标体系

时间

2024.4

形式

自主学习

当前国内外术文关于心素养的界定莫衷一是[33-34],反定情境下不同教育利益 相关者在各自的价值取向下对教育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的多样化认知与建构。合国内外观点, 结出核心素养内涵的几个共性要素与特征:(1)强调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素养的统一;(2)强调时性要求与特定社会文化情境要求的统一;(3)强调内在的个体发展需求和外在的社会发展要求的统一;(4)强调知识技能与态度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与转化,强调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能力与价值观;(5)强调其对个体终身发展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奠基意义。

针对学前教育阶段,有学者提出幼儿核心素养”“学前儿核心素养”的概念,将其

视为核心素养在学前阶段的外延拓展和具体化表现。此外,一些学者们围相近概念如“关键经验”、“核心经验”等进行研究,这些概念与本研究探讨的学前儿童核心素养概念有交也有区别。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要对这些概念好好学习,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记录人:王雅平

对学前儿童核心素养的探讨是以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和脑科学为客观依据的。皮亚杰 认知发展理论是整个学前教育学发展的理论基石。根据皮亚杰划分的儿童智力发展阶段,学前儿 童尚处于前运算时期,特征表现为儿童行动简单,对外界感觉加强,动作构造意识轻微;在这一阶 段,儿童通过适宜适当的运动、物理经验的获取和社会环境中的主客体互动,促成内在心智思想与 外界环境的同化或顺应,达到内心自我心理与认识层面的平衡化,从而实现认知和智慧的发展。

这一理论所阐释的学前儿童认知阶段特征与规为学前儿童心素养的构成及培育径提供了科学的认知理论基础要求学前儿童核心素养的界定和指标选、结构框的制定及其培育、评方案的制定都必须依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必须符合儿童在学前阶段的发展规律,不能逾越年龄做出超越儿童自身发展规律的规定。

记录人:朱涵

基于国内外重要文件与文献的比较分析,立足我国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和学前教育发展实际,对学前儿童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进行梳理和整合,初步建构学前儿童核心素养指标框架。这一框架在价值体系上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相关政策精神为指导,在内容范畴上以《纲要》《指南》及《若干意见》等提出的框架结构和具体要求为根基,在时间延续性上与中小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机衔接,在视野格局上与国际机构学前儿童核心素养发展要求相接轨

  以人文主义思想以立德树人思想为方针,以儿童本体的内在发展需为中

心,以认知发展理论和脑科学为依据,坚持保教并重、身体与精神并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并重的原则,既重视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领域知识与技能的初步认知与理解,更突显自主意志与情感管控、社会交往与责任意识及其行为习惯的培育,尊崇自我认知与认同的生命诉求,鼓励探究与创新导向的自主学习品质,旨在容纳和凝练儿童在3~6岁阶段所应具备的最核心和根本的素养,为儿童可持续发展及学前保教质量目标与标准的建立、学前保教活动质量的提升提供新的导向和参照。

 

记录人:张晓雯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