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理论学习——秉承“关心教育”理念 积聚团队发展动能

作者:陆依蕊 时间:2025-03-25 点击数:

 

     

2024  2025 学年第学期

内容

秉承“关心教育”理念 积聚团队发展动能

时间

2025.3

形式

自主学习

⒈培养优秀的教师团队

强调了陶行知先生的观点:“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指出培养优秀的教师和建设高效的教师团队是推动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关心教育”理念的推广,不断扩大专业发展同行者团队,为幼儿园的发展积聚新动能。

⒉增强“关心教育”理念认同

介绍了通过党建工作、文化活动、“惠心能量站”专题活动等措施,加强教师对“关心教育”理念的认同感,并通过实践传递这一理念。强调在实际工作中唤醒教师的文化自觉和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

⒊引领“关心教育”团队建设

描述了通过组建小组、导师带教、对话名师等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并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考量教师的综合能力。同时,注重构建和谐的人文氛围,鼓励教师间的互动与沟通。

⒋推进“关心教育”课程建设

提到了深化课程游戏化项目研究,以及将STEM教育与“关心教育”结合的做法。此外,还讨论了如何通过项目学习活动,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探索性学习,以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

⒈关于培养优秀教师团队的重要性

深刻认识到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机构的整体水平。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引路人。因此,投资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增强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成就感。

⒉关于增强“关心教育”理念认同

理解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措施,可以有效地将“关心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从而营造一个温暖、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这样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⒊关于团队建设和项目管理

团队合作和有效的项目管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不同功能的小组和实施导师制,不仅可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还能帮助骨干教师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这种模式有助于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激励每一位成员不断进步。

⒋关于课程建设和创新

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教育内容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优化。将STEM教育与传统课程相结合,以及采用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这提示我们,在设计课程时应更加注重实用性、趣味性和开放性,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建立一个全面细致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劳动技能,更注重劳动态度和素养,尤其是学生的劳动获得感,这体现了教育的全面性和人性化。强调过程性评价和长期评价,有助于引导学生持续关注劳动过程,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再次,将劳动教育评价扩展到区域和学校层面,有助于推动整个教育系统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将劳动教育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据,有助于提升劳动教育的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记录人:陆依蕊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培养优秀的教师,建设优秀的教师团队,是促进幼儿园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园始终秉承‘关心教育’理念,以‘惠关心’好教师——‘做‘关心教育’专业发展同行者的深化研究’建设项目为抓手,由点及面,不断扩大专业发展同行者团队,积聚团队发展新动能。”

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事业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真理:优质的教育资源首先依赖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这不仅强调了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也指出了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从文中可以看出,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实验幼儿园通过实施“惠关心”好教师项目,致力于打造一个关注教师个人发展与集体进步相辅相成的良好环境。这种做法体现了对教师个体价值的高度尊重以及对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视。通过不断扩大的专业发展同行者团队,该园有效地激发了每一位教师的潜力,促进了整个团队的发展动能。

这一策略的成功实践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将教师的成长置于首位。不仅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和发展机会,还要营造一个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工作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孩子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也提醒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持续不断地自我提升,积极参与到团队协作中去,共同构建充满关爱与智慧的教育生态。

记录人:谈慧敏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