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教科研工作总结

作者: 时间:2025-01-14 点击数:

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教科研工作总结

2024~2025学年 第一学期

本学期继续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精神,以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工作要求和“太仓市教育科研计划”为指南,坚持“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求质”的原则,加强教育科研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现就一学期的工作做一个简单的回顾与梳理。

一、跟随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⒈从专业杂志中汲取营养

《江苏教育研究》《上海教育科研》《早期教育》等含金量较高的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引领作用,其分别涉及全学段教育科研和学前教育专业,每月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在“本期聚焦”“学术视野”和“决策咨询”等板块去汲取营养、捕捉教育话题,提升自己的专业敏感度。

本学期《燃荻》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创造性思维培养”“科学素养培养”等主题进行了编撰,我们也组织教师针对不同的主题结合实际案例说说自己观点与感悟,研讨学前教育当下可以做的事情。

⒉从专家分享中更新理念

期初,依托省教育科学院组织的“幸福教科研成就好老师”数字教育专场公益活动,组织教师聆听了各专家的经验分享,大家感悟到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无限潜力和广阔前景,思考并探讨人工智能在幼儿园实施的可能性,让幼儿在人机深入对话、虚拟体验、数字作品创意制作中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二、骨干辐射引领,逐步提升科研水平

⒈依托培训平台,扎实课题研究

本学期依托教发中心科研处组织的科研基地一体化培训活动,组织各课题主持人及核心成员、骨干教师等轮流参加,明确课例研究课的文献学习和观察量表的科学制定方法,并将所学所得、所感所悟通过每月科研活动平台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帮助年轻的微型课题主持人梳理经验、明确方法,夯实课题研究基础。

⒉发布优秀论文,提升撰写能力

付出终将得到回报,勤于笔耕、精心打磨,参赛论文会以你想拥有的模样出现在你的面前。本学期邀请了省行知杯一等奖获得者徐歆妤老师给大家分享了撰写论文的经验,她以论文《行以求知,“阅”以创美——儿童视角下“全阅读”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为例,向大家展示了论文撰写三要素、选题原则以及框架搭建的重要性,呈现出反复推敲、不断打磨的过程,让大家明白“经验(实践)+反思(研究)=成长(专业发展)”的道理。

⒊展示课程故事,彰显文化自信

本学期各班结合“关心”文化或班级专题研究撰写课程故事,通过前期的分享探讨可实施的路径,最终在教师、家长面前呈现各自的精彩,彰显文化自信。

三、反思不足,规划未来发展

⒈科研意识有待提升:随着教育模式的转变,科研已经成为幼儿园工作不可获取的一部分,用科研的思路推动教育教研研究,才能真正的有所成长。由于年龄、经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导致部分教师的科研意识不强,注重经验的积累缺乏反思的过程

改进措施:可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针对教师的不同需求,组建不同的科研团队,提供针对性的科研方法、论文撰写等培训,提升整体科研水平。

⒉缺乏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本学期积累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如何转化为实际应用将其普及运用还有所缺乏。

改进措施: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实践,提升教育质量,同时加强与其他两所幼儿园的合作,推广优秀科研成果,提升幼儿园的学术影响。

过去的一年,是幼儿园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也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科研兴园的理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态度,推动幼儿园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